在距离2019年双11大促不到一个月之际,“二选一”再度引发舆论争议。
10月14日,针对京东起诉天猫“二选一”纠纷一案,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回应称:所谓 “二选一”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且已成某些企业用来竞争的常态手段,实在不愿意再被动配合某些企业无底线无休止的炒作。
近年来,每逢618、双11等电商大促逼近之际,掀起“二选一”舆论战似已成为规定动作,京东等均曾多次通过舆论发声,矛头直指天猫“二选一”。
“腿好总被蚊子咬。”王帅在微博发布的最新个人声明表示,围绕“二选一”的各种话题炒作早已令人生厌。“如果大家没记错,‘二选一’原本其实是某些企业用来竞争的手段,此一时彼一时,变脸的速度比脱裤子还快。”言辞所向不言而喻。
“二选一”迷雾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围绕“二选一”是否伪命题,近来也引起舆论的广泛热议。
不久前,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所举办的互联网平台竞争法律问题研讨会上,与会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彼此承诺投入资源,共同提高给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不能片面称其为“二选一”,是伪命题。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曲创认为,以平台和商家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为例,平台投入流量等优质资源,品牌商家在该平台获得增长。这种独家合作也会提高中小规模商家与大商家竞争的优势、提升大商家与平台间的竞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独家合作不但没有遏制竞争,反而激励和促进了市场竞争。
曲创以2017年我国电商平台的实证数据为例,印证出平台销量增长的效应,对小规模商家的作用尤其明显;而重要的是,商品价格并未明显改变。
王帅在前述声明中表示,平台与商家间的互相选择本就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实质是良币驱逐劣币。“平台并非土豪,成本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促活动的各项资源天然稀缺,只能向最有诚意最积极参与大促活动的品牌商家倾斜。这是最朴素的商业规则。”
与曲创相似,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对“二选一”说法也持反对立场,认为如此简单归总违反商业常识。经济学家薛兆丰曾分享过一个观点:婚姻就好比一起办企业,双方都投入资源,同时要求对彼此专注,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平台与品牌商家的合作亦是如此。
有学者指出,对于平台和商家之间,首先是双方自愿的合作关系。商家愿意加入平台,平台对商家也拿出资源、人力、物力去给支持商家,包括广告、流量的导入,促销优惠,这是双方权利与责任的对等。
在电商历史上,“二选一”并非新鲜词汇,其背后指向也一度饱含刀光剑影。戏剧的是,回顾电商行业发展历史,如今高调指责天猫“二选一”的京东,却一度是彼时“二选一”的熟练运用者。从2010年开始,京东在快速扩张中,曾一再跟竞争对手当当网、苏宁电器展开价格战,多次祭出“二选一”,致使图书、家电行业等众多商家被迫高调卷入。2015年双十一前夕,为要求商家在自家做促销,京东还不惜锁闭商家店铺后台、冻结库存等措施,致使多个品牌公开发声抗议。
有关“二选一”更激烈的舆论对抗出现在2017年11月。有媒体先后曝光, “互联网实验室”与京东签订总额高达260万的合同及《推动工商总局对天猫平台“二选一”反垄断立案调查项目建议书》,其中明文规定:为京东定制关于电商反垄断、推动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天猫平台“二选一”的报告。舆论战的目的明显。